查看原文
其他

《家史的力量》|菁kids北京2018年12月刊 新刊导读

菁kids编辑部 菁kids北京 2019-05-28



新年、新力量,老故事 / 刊首语


文|Toni Ma 马春蕾

《菁kids》创始人兼出版人



2018岁末将至。从圣诞、元旦到春节,生活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的我们,在这个时节,总要做两件事儿:


全家坐下,跟孩子一起回顾总结,展望新年做计划。


不辞车途劳顿,设法跟平日不在一起的家族长辈们团聚。


一、《菁kids》的回顾和展望


过去一年,《菁kids》在内容上更加关注生活中的教育,我们发自内心地认同陶行知老先生的主张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为,我们不愿看到更多父母陷入焦虑的漩涡,把考高分、进名校、百般才艺加持当成孩子教育的目标; 不愿看到更多的父母落入误区,恨不得逼自己变成学科的老师,恍然不知自己失去养育路上的后方阵地——那本该认真对待的,生活中生发的学习和教育。


所以,您看到我们谈家务技能、探讨亲子度假,讨论课后补习账单,关注家庭心理健康……


我们希望通这些坚持和努力,能帮助您尽量避开无谓的焦虑,把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放到尽量长的时空里去考量。


从这期开始,文字的背后您将看到两张新面孔——主编张欢和教育采编尹奔宇。


自小怀着一个古汉语梦的张欢,是个6岁男孩的妈。大学因服从调剂而修了英语国际新闻专业,毕业后加入老牌的北京报业集团,在古典音乐领域的报道和传播中深耕十年。孩子的诞生和成长,引领她研修儿童心理学、关注教育。新的一年,她将用母亲的视角,审慎选择《菁kids》追踪的故事和探讨的话题。


北京青年尹奔宇的成长轨迹,更像一个《菁kids》想要分享给所有父母的故事:一个理科高分的学霸,高考失误迭出心仪名校,通过自己DIY申请翻身赴美攻读生物化学,而美国大学校园里四处弥漫的通识教育,却让他发现住在灵魂深处那个钟爱艺术和人文的男生……他将带着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反思,为我们挖掘国际教育领域里的话题、故事,以及引发的思考。


二、问家史,弥合过年团聚中的“分离”


人手一屏的年代,让过节时几代人的团聚时常沦为“面对面的分离”。趁着我们长辈们,甚至祖辈的老人还健在,抛开手机和游戏,挖掘他们生命和记忆中的过往吧!让团聚有真正的交流,发掘我们不曾知晓的、足以影响我们和孩子一生的故事。


今年四月,我86岁的婆婆辞世。十年前,她以76岁的高龄退休,当时的岗位是在一家满世界被起诉的化工公司做法务。而伴随她跨越世纪人生的却是绘画、歌剧和研究家族史(family genealogy)。


早在2012年,她把多年发掘出的自己家族的祖辈人物编辑整理成册,郑重地送给四个儿女每家一册作为纪念。从波士顿飞回北京的行李超重,面对那个厚厚订满700页纸的大文件夹做成的活页书,我们甚至心生怨念。之后,它在北京的书架一躺就是五六年。


再次翻开的时候,婆婆已离世半年。她在前言中写道:“……我们应该放眼未来、活在当下,但却不应该忘记过去。在那旧时光里,家人朋友围坐促膝、交换故事、解决问题、欢笑或争吵,抑或就是简单朴实地感受彼此、建立联结……”


从1901年我先生Mike的外公诞生开始,这本淡蓝色封面的家族谱上溯到1720年,从外公外婆两个家族树的八代人中,选取记录了38个人物的生平故事。


让人懊悔和遗憾的是,在婆婆的有生之年,每年夏天探望她时,我们都没能认真坐下来问她那些故事,她的爱尔兰寻祖之旅,以及她知道但是没有在族谱里收录的祖辈里的小人物。


在她客厅的墙上,挂着一个內镶麻质文字刺绣的纺织绣片,上面是一个生于1825年、名字叫“伊丽莎白”的女孩儿绣下关于自己的文字。那个镜框,原本挂在婆婆童年的客厅,也是引导她走上族谱史考察之旅的缘起。


让人稍得心安的是,在婆婆生命最后的两个月,小儿子Mike得以在床榻前,为她朗读那本族谱里她能想起的有趣的人的故事,再从老人的记忆里找寻那些不曾落为文字的细节。


婆婆的挖掘和记录,让我们在她身后依然能够幸运地认识那些在时空曲线里无法谋面的祖先,追溯他们逃离爱尔兰奔赴北美的故事,体验一位守望海港灯塔的祖辈在风暴狂涛之夜的坚守,读懂Mike的外公从一个自幼丧父的小男孩成长为二战时期美国海军工程技术军官的历程……


生于豫南宛北小县城的我,家族历史却仅存于古稀耄耋之年的妈妈和姑姑们的记忆里。而我,竟任由那些记忆随着她们而老去……


关于祖先,同样活到86岁的爷爷告诉儿时的我:姓马的小山村,所有人都是从山西洪桐大槐树逃荒而来。幸而我的童年没有手机游戏,甚至没有电视,59岁就病逝的父亲,在我儿时无数个夏日的树下抑或寒冬的火炉旁,讲过他小时候深山放牛滚石头,山谷回荡的巨响引发两个山坳里的军阀部队相向开火的险情;讲过大炼钢铁时,上高中的他省下一周的在校口粮,星夜步行从县城往返山里,冷水泡馒头救回几近饿死的他的父母姐妹……


这个寒假和春节,我和女儿小W的计划只有一个:坐在她的姥姥我的妈妈的面前,挖掘深藏在81岁记忆里的,那些我们不曾关心和探究的家族老故事!






有家庭、有文化/ 封面故事


作为父母,虽然我们心知终究要目送长大的孩子,且不必追,但我们依旧会担忧——孩子将来在独自面对各种艰难的抉择时,他们是否有能力独立做出正确或者适合自己的选择?我们能做的,只是希望给孩子的教育足以让他们具备做好人生选择题的能力。然而,知易行难,直到读到著名商业畅销书《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哈佛教授Clayton M.Christensen的一句话,我才似乎找到了一把钥匙。他说:“我们首先得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价值取向,以便他们在面临选择时懂得如何去评估不同选择,从而选择正确的行为,而最好的培养孩子们价值取向的工具就是我们所营造的家庭文化”......




上世纪的时光机里传来一束光/ 封面故事


我的外祖母姓王,5年前过世了,享年83岁。她是我最敬重的人。北方人都管外祖母叫姥姥,我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接受她大家闺秀式的教育,比如坐下时不能叉开腿;吃饭时不能隔着盘子夹菜;有客人在时,尽量在屋里待着别出来,也尽量不要插嘴讲话。 她给我读圣经、说解放区的故事,告诉我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本。长大后,我去另一座城市生活,她离开的时候,我不在身边。遗憾不予聊说。长辈将她和我的外祖父合葬在一起,每年冬天,我会找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坐清晨最早一班飞机回去,带一捧菊花去她和外祖父的墓地祭拜,然后再乘最晚一班飞机赶回来......

 


时代印记:三代人的家史传递 / 封面故事

说到家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发家史”。他们大多认为,只有家世显赫的家族历史才值得一提。所以,每当我问朋友:“你了解你的家史吗?”那些家境普通的人就会摆摆手说:“我的祖辈都是平民百姓,一生平淡,哪有什么家史可谈?!”但当换一个方式提问:“你知道老一辈人的故事吗?”,大多数人都能跟我唠叨几句。我时常在想,那些平凡无奇的家族故事真的不值一提吗?答案当然是NO。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一位心理家学家马绍尔·杜克就用一项测试证明,家史的力量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一个孩子知道祖母在哪里上学,可能有助于他克服小到膝盖擦破、大到恐怖袭击等各种困难......


 


故事里的四代同堂/ 封面故事


川端康成说:“什么时候,你能与一个老人待一下午,饶有兴趣地听完他精彩或不精彩的人生故事,那说明你已经成熟了。”去年,我带着孩子在美国公公婆婆居住的T镇待了一段时间,婆婆是一个很优秀的家庭记录者,三个孩子的成长记录册和照片,家庭成员的各种纪念册、证书以及卡片、登报的小故事等等……事无巨细,塞满了床下整整三个大箱子,而听婆婆讲故事成了我在T镇的那段时光里最有意思的事情......




我,和我田野间走来的祖先 / 封面故事


今年国庆期间去云南,在一处不大为人知的地方叫维西,接待我们的纳西族人家,将近九十岁的老外婆还拉着我们唱歌跳舞。孙子辈的年轻人给我们讲祖辈的故事:“外公诚心事佛,发了愿要在高高的菩萨顶上建一座庙,于是风雨无阻了十几年,终于修成了那座保存到现在的达摩庙。”……“外公同辈的弟兄们走出大山去求学,身上只有干粮和草鞋。走了几个月,走破了十几双草鞋才到丽江,这是我们家走出大山的开始。”说这些的时候,二十几岁年轻人的眼睛里闪着骄傲的光,她是村里稀罕的大学生,现在家乡政府做扶贫......


 


此心安处是吾家 / 封面故事


从小,我就知道自己和周围的小伙伴不太一样。

我出生在湖北一个长江边的小城,但我并不会说方言,只会讲普通话。我管爸爸的妈妈叫“婆婆”,妈妈的妈妈叫“奶奶”。逢年过节,婆婆家和其他的小伙伴家一样,熏腊肉灌香肠酿米酒,而奶奶家一定会包饺子。偶尔去同学家做客,我需要适应每道菜都有辣椒,而在我家并不会这样……

有时候我很困惑。

“妈妈,为什么我们家都不讲方言?”

“因为爷爷奶奶都不会。”

“可是你会呀!为什么也没教我?”

“你不用会,你只要讲好普通话就行了。”

 ......




如何陪伴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 在读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常常谈教育投资,而陪伴孩子阅读是对孩子最简单、最可行也是成本最低的教育投资。比尔·盖茨是一个书迷和阅读推广者,他在采访中曾说他每年大约要读50本书,并且一直在自己的博客Gatesnote上记录读书笔记。

但是,了解阅读的重要性是一个方面,做父母的如何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些父母甚至认为教孩子阅读是学校的事,特别是孩子到了学龄以后,父母无需再操心孩子的“阅读”......


 

来一趟寻访圣诞老人之旅吧/ 热门话题


全世界公认的“圣诞老人办公室”(Santa's official office)坐落于一个叫作罗瓦涅米(Rovaniemi)的城市,该城市是芬兰北部拉普兰省的省会,刚好跨过了北极圈,而“圣诞老人办公室”所在的圣诞老人村正好位于该城市跨越北极圈的地方。村子外是茫茫林海,每年将近一半的时间被白雪覆盖着。据说,圣诞老人的住处是绝对保密的,他每天会坐着驯鹿雪橇来办公室和来看望他的大小朋友们聊天。到罗瓦涅米需要取道赫尔辛基,你可以选择从赫尔辛基坐飞机或者长途火车......




一家老小齐上阵——国际自驾游全攻略/ 全家出动


旅游在近些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旅途中带上天真无邪的孩子,操劳半生的长辈一同出行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不过长辈年龄大,身体条件不好,外语几乎没基础等等都是国际自由行的实际问题,事实上,如果准备充分、组织得当,这并不是一件难以完成的工作。组织长辈和孩子出行时最重要的前提是身体情况。在一年内没有做过手术,适合长距离飞行,保持日常基础锻炼的老人都可以勇敢地选择国际自驾游;年龄3岁以上,大小便能表达,可以接受不规律午睡且能和大人一同用餐的孩子也是没问题的......




妈妈走过的路/ 专栏


40岁的阿雅,做了一档要“诚实面对自己”的旅行节目《奇遇人生》。第一集《荒野的呼唤》,阿雅请了小S去非洲赞比亚探访大象孤儿院。一对中年密友,一段“在路上”的记录,被4000多万人点击观看。有人震撼于大象悲惨的境遇,有人感慨女性人到中年的心理投射与自我突破,抑或两者都有。40岁,进入家庭,有了孩子,这可能是阿雅与小S第一次在荧幕前展示其老母亲心态的一面,在此之前,她们的公众形象是万年少女......



听长辈讲故事的美好时光/ 专栏


随着年纪渐长,与父母闲话的机会显得愈发珍贵,那种饭后闲来无事话西风的懒情雅致竟也成了记忆里一张定格的照片了。最近的记忆也是在我的孕期,托母上大人的福,能有几个月再次回到饭来张口的闺房女儿岁月。我记得那年的秋天来得特别早,立秋以后夜凉如水,母亲在我的催促下来到北京,带给了我一个故事味儿浓郁的秋天。等到我妈一来,我就啥都不操心,每天吃现成的。中午只有我和我妈两个人吃饭,我们边吃边聊,吃完饭也不着急起身收拾桌子,反正一天也就吃饭和做饭两件大事儿......



一起来写中国史/ 专栏


“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生命,就像黄昏最后的余光,瞬间没入黑暗。”这是龙应台在《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中的感悟。美君是龙应台的母亲,罹患老年痴呆症,龙应台在母亲90多岁高龄时,开始给美君写信,她找到了美君小时候用过的木头书包,美君年轻时写下的日记,美君同时代发生的大事件,即使这些信美君未读,不回。人到中年,悲痛的不是开始陆续面对死亡,而是当父母衰老甚至离世时,我们对他们一无所知,不得不从头开始寻找他们的人生轨迹,因为我们难以说再见......



远距离与近距离/ 专栏


我们2004年搬回国内,那时候两个女儿一个4岁,一个不到1岁。回国不久,孩子们的爷爷就去世了。所以,两个孩子对于爷爷的记忆很有限。大女儿生性敏感,她记忆中关于爷爷的故事不免带些伤感。她记得,在回国之前,爷爷曾经来加州和我们住过一段时间。有一天,她和爷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吃草莓。爷爷穿了一件T恤,是白色的。两个人吃得正高兴,孩子不小心把草莓汁滴到爷爷身上,白色的T恤瞬时增添了几点淡红。爷爷低头看了看,然后看着孙女说,这个红色爷爷不洗了,留着以后看了,就能想起你......



新刊发行


《菁kids》北京12月刊

《家史的力量》

已出版发行

 扫描下方二维码 下载电子版先睹为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